海內存知己、天涯若比鄰;取之於網路、回饋於網路;站站集結、網網相連,把天籟傳遍地球;讓世界愛上台灣。

  感謝 YouTube維基百科音樂台灣 Music Taiwan....葉俊麟閩南語歌詞及文物數位典藏計畫高雄市立空中大學外文系,及眾多熱心網友無私的分享。

  在無遠弗屆的雲端世界裡,我是個渺小但不卑微的台灣人,我熱愛台灣,默默的以真情來傳播『台灣的歌聲』,靜靜的用行動來『為台灣發聲』,歡迎喜愛台灣歌謠的網友蒞臨指教。

螢幕最佳瀏覽解析度1280 X768以上。如有侵權敬請告之即刻刪除

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

燒肉粽_楊哲


詞曲:張邱東松  red6374 的頻道

  燒肉粽 1949年張邱東松所作的詞曲。原來歌名叫做「賣肉粽」,其歷史已經有51年,當時台灣正從戰火中脫離,一切都在重建中,社會物資波動很大,民眾生活都很困苦,做小生意的人都會沿街叫賣。當年的詞曲作家張秋東松正在台北一個女子初中教書,剛寫過「收酒矸」沒多久,有一天晚上遠遠傳來賣肉粽的叫賣聲,給他找到靈感,馬上下筆就寫出燒肉粽這首歌。寫好後,台灣的唱片業尚未回復,所以先在電台和淡水河邊的舞台發表,後來在民國50多年才由郭金發用他有特色的唱腔重新翻唱,而把這首歌給唱紅了起來。

背景
  時值二戰結束,百廢待舉,經濟蕭條,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均創下新高。這首歌充分反應出了當時民眾艱困的生活處境,廣受社會大眾好評。但是也因為歌詞描述戰後台灣的民生凋敝,而被國民黨列為禁歌。
寫作動機
  據張邱東松夫人回憶:「有一天半夜時,任教於台北市立女中(現金華國中)的張邱東松批閱完學生的試卷之後,他們開始聊天,忽然聽到一陣陣蒼涼『賣燒肉粽』的叫賣聲,往巷子口傳過來。她心想,饑腸轆轆的人,聽到這親切的呼喊,必然心動,但誰去憐憫他們夜生活的辛苦呢?於是建議他的先生,為這小販寫一首歌。」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